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

作者:余素梅(中国教育科学院体质健康与艺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推动体育改革发展,全民健身水平不断提升。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与国民健康深度融合。 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大力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努力把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体育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导。

确立体育强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 他多次强调,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2017年8月27日,他在天津会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梦想。 体育强则中国强,民族体育兴则体育兴。 2019年2月1日,他在北京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工作时指出,发展体育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伟大的中国梦提供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复兴。 强大的精神力。 建设体育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体育纳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总体布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体育强国

国家就是人民,人民就是国家。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 这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中也得到了深刻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群众作为体育发展的主体,以满足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促进全民健身为己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全民健身战略,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他把“发展体育、增强人民体质”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强调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全面发展,竞技体育。

把国民健康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国民健康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强调,全民健身运动普及程度和参与国际体育合作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他倡导全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强调全民健身是全民增强体质、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证,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实现社会全面小康、人人成长、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 重要基础。 他大力倡导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普及化,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强调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体育可以强身健体,振奋人民精神,增强人民文化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 他指出,发展体育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运动员们在各项比赛中为国争光,展现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 中国女排不惧强敌,敢于拼搏,奋力拼搏,凝聚的女排精神已载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注重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开创体育发展新局面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建设体育强国,需要加快体育改革创新步伐,更新体育理念,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体育运动。” 我们要根据国际竞争格局不断变化,加强运行机制创新,加强科技和培养方式创新,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竞赛制度等,不断增强建设强国的动力。体育力量。

重视多方协作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可见,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的不断深入,其国际格局和建设内容也在同步变化,需要国家多方位协调推动等协调机制来推动体育发展。 、社会和个人、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 协同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等各类竞技体育赛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开展体育交流。

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表明中国共产党更加聚焦强国发展,凸显了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战略意义。

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

一个多世纪以前,中华民族曾被蔑称为“东亚病夫”。 在西方列强的威海舰炮面前,我们失去的不仅是科技实力,还有战斗力和斗志,更失去了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强养保国”、“强身抗日”的战斗旗帜,主张强身健民,追求强身健体。民族独立和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的核心任务是增强人民体质,发展体育竞技实力,提升中华体育精神。 从容国团夺得首个世界冠军,到许海峰实现奥运金牌零突破; 从乒乓球、跳水等运动项目的凯歌,到田径、赛艇等非传统优势运动项目的屡次突破……我国一代又一代的运动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世界舞台上,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崭新的国家形象得到展现,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体育强国建设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17年4月,毛泽东在《体育研究》中提出:“体育的作用是强健筋骨,从而增长知识,调节情绪,从而增强意志。”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完善人格、锤炼意志。 马约翰先生指出:“体育最重要的作用是陶冶人格。” 蔡元培先生指出:“体育首先是完整的人格”。 可见,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促进智力发展,消除不良情绪,塑造健康体魄。 个性和培养坚强的意志。 美好生活离不开体育,体育可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新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体育强国建设对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具有强大促进作用。

建设体育强国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更加繁荣和快速发展。 全球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世界体育强国的标志性特征,也是国际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建设体育强国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系统工程。 建设体育强国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方面。

关于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不断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成效显着。

《建设体育强国纲要》指出,到2035年,形成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 我们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锚定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不断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

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我们要全面坚持党的领导,指明方向,谋划大局,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牢牢把握体育改革发展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有力支撑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政治保证。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部门深化公共体育资源管理机制改革,加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场馆设施建设,推进健康屏障,建立全民健身体系。体育卫生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制。 运动新模式促进健康,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国家统计局《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体育场馆总数为371.3万个,体育场馆面积为31.0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2.20平方米,这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必要条件。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有效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例如,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全民健身发展,促进青少年、妇女、老年人体质健康,农民、职业群体、残疾人和其他群体。 干预计划。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推动全民健身智能化发展。

着力提升国力,推动竞技体育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竞争力水平保持在世界前列; 体育梯队人才逐步完成更替,优秀人才不断涌现; 中国特色现代竞争体系逐步完善; 科技助力科学训练实现新突破。 东京奥运会涌现出全红灿等一大批优秀青年运动员; 科学训练帮助老将苏炳添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田径的又一奇迹……这些都彰显了国家的实力。

未来,我们要完善国家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现代竞赛体系,全面推进足球、篮球、和排球运动,推动职业体育等发展,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的能力。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产业为国民经济赋能。 各地落实专项引导资金,助力体育产业发展。 国有体育品牌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9.483亿元。

未来,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扩大体育消费,加强体育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弘扬体育文化,传承中华体育精神

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文化兴体育”。 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古代中国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有力促进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推动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推动中华传统武术“走出去”等。

构建体育对外交流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对外工作不断深化,体育成为“国家元首外交”的新亮点。 通过体育促进了国家关系和民间关系,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开放自信、友好包容,用体育书写了中国的历史。 谱写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2019年,各类体育人才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力量。 成功申办冬奥会和“一带一路”体育发展行动,在构建对外交往新格局方面展现出更大成就。

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外体育交流,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构建对外体育交流新格局,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交流合作,提升中国体育影响力。

新时代教育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教育是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凸显。 新时代,教育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教育为体育强国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他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教育培养体系形成了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判断,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全面系统培养综合性体育人才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可以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提高青少年等重点群体体育素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过程,也是推动体育领域创新发展、培养体育强国人才的基础工程。 是提高全民体育素质、促进国民健康的重要保障。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学校体育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任务,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体育强国的重要任务。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助推体育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文化学习和体育协调发展青少年中的锻炼。 为此,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体质,搞好人才培养; 推动“体教融合”,促进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优势资源互补,为体育强国后备人才梯队培养注入新思路。 血; 继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考体育、数学同分,体育成为许多一流大学录取的必修考试; “双减政策”的出台,增加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等,改善健康状况等,凸显了教育领域对体育的重视。 近年来推出的校园足球、大课间、特色学校建设等一系列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举措,无不表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体育强国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把体育锻炼与人民健康融为一体,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与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新局面在新时代。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dqfcw.com.cn/kuaibao/298.html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体育教师党员工作总结